游本昌:济公的心路历程配资网站推荐,艺术与人生的坚守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这些耳熟能详的歌词曾在大江南北响彻云霄。91岁的游本昌,早已将自己的人生演绎成了经典的济公形象,而这份形象也成为了他独特的人生态度的缩影。他对生命的理解透彻且深刻,不愿成为儿女的负担,宁愿以体面的方式离去。
谁能想到,那个在镜头前笑意盈盈、神采奕奕的老人,曾经在生死的边缘徘徊过。他曾和女儿约定,只会在有意义的情况下接受救治,尽量避免让自己成为家人拖累的负担。为了尊严和家人的平静,他早已做好准备,面对终将到来的时刻。
展开剩余85%在不久前的《济公》剧组重聚上,游本昌作为主演出席了这个聚会。在孙女的帮助下,尽管年迈,依旧坐在轮椅上的他,举起双手比心,面前的老友们纷纷起身迎接。这一幕虽然看似充满温暖与欢笑,但这一位老艺术家的背后,却有着一段生死之间的坚毅故事。
今年年初,游本昌因突发慢阻肺发作,病危通知书几乎让他的家人心如刀割。女儿心急如焚、双腿发软,但面对父亲的明确意愿,她最后还是签下了“拒绝有床抢救”的同意书。游本昌的选择,是为了减少家人的痛苦,也是为了避免自己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成为依靠药物维持的“活死人”。他深知,生命应该有尊严,而死去也应坦然。
幸运的是,游本昌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最终从生死边缘挣扎回来。回到家中的他,不仅身体逐渐恢复,还重新穿上了济公的经典袈裟,带着笑意喊出了“娃娃们”这一熟悉的台词。现场的影迷和粉丝,眼眶含泪,深感这个坚强的老人不仅仅是艺人,更是他们心中的精神支柱。
游本昌的这次病危经历,也为我们上了一堂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深刻课。看着那些在医院里如行尸走肉般的“活死人”,游本昌心生痛楚。他曾说:“我演了半辈子济公,普度众生,临了可不能成拖累家人的活菩萨。”正是这份深刻的自知与豁达,让我们更加钦佩这位老艺术家的生命态度。他用自己的行动教会我们:活得精彩,走得坦荡。
从《繁花》到《济公》,游本昌的演艺生涯充满了许多令人难忘的瞬间。《繁花》中的爷叔一角,游本昌凭借那份深沉而从容的气质,完美诠释了上海商界中的精英人物。即便他在剧中话语不多,眼神中却充满了无尽的故事性。剧中的角色不仅帮助胡歌饰演的阿宝成长为宝总,也让观众从游本昌的表演中学到许多做人的智慧。
当时,游本昌已经87岁高龄,但他依然选择了这份挑战,他与王家卫导演的合作也让他为自己的演员生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游本昌回忆当时的心情时表示:“我是喜欢迎接挑战的,我听说他十年磨一部戏,那我刚好赶上了,就干呗!”这种积极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游本昌对艺术的热爱与敬畏。
在拍摄期间,尽管年事已高,游本昌依旧保持着极高的敬业精神。无论拍摄多晚,他都会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每一场戏中。正是这种对工作的执着与热爱,让他在这一部作品中再次展现了他无与伦比的表演魅力。
游本昌并非为商业而演戏,他追求的是能够打动人心的艺术价值。为了能演绎弘一法师的精神,他曾甘愿出售自己的房产,以便买下一个曾被放弃的剧本。游本昌的这份对艺术的坚持与投入,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个曾为他动容的人。
在游本昌的艺术道路上,他从不计较名利,真正的艺术家,正是在坚持自己信念的过程中,最终收获了无尽的尊重与爱戴。从一个普通的少年到成为家喻户晓的演员,游本昌的成功是一段坚韧与拼搏的旅程。他的演艺生涯跨越了数十年,留下了无数经典角色,尤其是济公这一形象,更是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美好记忆。
游本昌,江苏泰州人,1933年出生,早年便喜爱电影,学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小时候,游本昌便活跃在各类演讲比赛中,逐步培养了自己对表演的兴趣。上戏的入学,标志着他的艺术梦想正式起航。尽管初期只是一个跑龙套的小演员,但他从不抱怨,始终保持认真和敬业。
直到52岁那年,游本昌凭借济公这一角色真正崭露头角,成为家喻户晓的演员。那时,他也凭此角色获得了金鹰奖,奠定了他在演艺圈的重要地位。自此,济公这一角色成了他演艺生涯的代表作,也成为了几代人心中不朽的经典。
结语:游本昌的艺术成就,源于他对生命与艺术的深刻理解。他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真心为艺术奉献一生。今天,我们仍然敬佩这位老艺术家,不仅因为他的演技,更因为他对生命、对艺术的尊重与坚守。希望病痛能够善待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愿他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安享晚年,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与启示。
来源:
- 红星新闻:91岁“济公”游本昌:年初的时候差不多“死”了一次,“活过来”后第一件事是和《济公》剧组的老友见面
- 中国青年网:从“济公”到“爷叔”“90后”游本昌成《繁花》“定海神针”
- 光明日报:游本昌:一部戏,一段缘,一辈子
发布于:福建省龙辉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